下面就是国家不再举办全国评酒会的原因。
很多酒友不理解,既然全国评酒会如此权威,评出来的十七大名酒也如此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认可,大都依然是如今白酒江湖的弄潮儿和领头雁,可是为何这样的评酒会不继续搞下去了,反倒在1952年举办了第一届,并在1989年举办了第五届后就划上了句号成为了绝唱呢?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我们觉得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因为人性导致了评选越来越不客观、越来越不真实。
想当初,国家为了振兴白酒为代表的民族工业才想到了举办全国评酒会,但当时的人上上下下实际上大都没想到这个评酒会评出的名酒光环会在未来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所以根本也不会有人为的想要搞什么运作,加之那时候的评委也是非常的耿直、淳朴,都不会夹带啥个人利益,都是客观的品评和打分。
但是1989年举办到第五届的时候,中国名酒的评选影响力已经很大了,有着中国名酒的光环,就好比有了一块皇帝御赐的金字招牌,于是乎,这个时候人性引起人心的异变,就有层出不穷的人开始各种作祟了,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跑关系的跑关系,走后门的后门,好像是把不少评委直接给拿下了。
虽然评分还是采取盲品打分,谁也不知道哪个酒是哪家酒厂的,但是大家想想,这些人可都是从全国挑出来的品酒大师,都是人尖,比如茅台的前董事长季克良就是其中之一评委,这些评委早就对各家的酒如数家珍,了然于心,根本不用喝,光一闻就能知道谁是谁家的酒,所以虽然盲品是一个本领,但不是所有的盲品都会出来客观的结果,大家也要辩证的看待。
基于此,当时被拿下的评委,虽然是盲品打分,但是这种情况下的盲品打分就很大水分了,当然也有说评委打分还是很真实的在打分,只是在最后的统计得分时有人做手脚。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不是亲历者,也不得而知,包括上面说的那些,也算是传闻,只不过迄今没人反驳过,感觉还是比较靠谱的,供大家参考,也请理性对待。但总之,那次的丑闻确实闹的挺大的,志在必得金奖的文君就是因此落选只给评53优,故而一怒之下拒绝领银奖,并在第二天就登报表示不满。也正是这种种丑闻和风波,国家就紧急叫停了全国评酒会,后来可能是也没想到好的改进方法,再继续举办还会加剧矛盾,加之举办全国评酒会振兴民族工业的初心和目标已经达成,所以就再也没举办了。
想想也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酒质和口感这玩意儿很难像跑步、跳高、举重之类绝对的量化,更多还是偏文,评比客观公平的时候,那出来的结果相对就还是会客观公平,但一旦涉及到利益,开始有人在里面搞动作,评选结果自然就失去了意义。
不仅如此,实际上,即便看似没利益的评比,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这个别人搞的17大名酒你最爱哪一个的投票,大家看这个结果是不是也挺出乎你的意外?当然,也不是出乎意外就一定代表不真实。

我只是从从这个投票结果来看,觉得很大可能就是搞这个投票的作者在投票前对这17大名酒做的介绍无意中产生了一些诱导,加之他列的投票选项顺序也会产生诱导,两者叠加就会让很多不太懂酒或者比较随性的人,可能就随便点一个。
基于此,我觉得一向秉承客观独立的给大家呈现白酒江湖格局的我们这边,也有必要重新发起一个投票,感兴趣的兄弟,都可以来为17大名酒中你最爱的那一个投上你宝贵的一票。投票之前,还有一个君子约定,那就是我们先优化下投票机制。
首先,大家只需要知道这17大名酒是在5届全国评酒会上获得金奖并荣获“国家名酒”称号的17个“中国名酒”,而且也是酒圈最认可的17大名酒就可以了,我们就不去对它们任何一个做专门介绍,避免产生诱导。
其次,投票选项的排序,我随机打乱,排在前和排在后的没有任何区别,请大家务必不要只倾向投排在靠前的,那就失去了投票的意义。当然,如果你最喜欢的确实是排在靠前的,这种另当别论。
最后,请大家务必还要忽略我刚才分享的那个别人做的投票产生的结果,也请大家忽略我在开篇配的图里面各名酒呈现的顺序,一定要完全跳开它们,平心而论的选出这17大名酒里你自己最爱的那一个就可以了。
至于为什么不设置成多选,怎么说呢,单选和多选,各有利弊,我们这次就搞单选,只需要选出你最喜欢的那一个。
另外呢,本文这里也搞不了投票,所以我只能放到同名的“白酒陈掌柜”~公~zhong~号~里搞,就叫《17大名酒,酒友最爱榜单,等你来投票》。我在本文介绍这个投票,也不知道违不违规,只好就此打住了,感兴趣的兄弟欢迎来参加,希望在我们共同客观的投票下,能出来一个更为客观的投票结果和榜单。
